[古文]精卫填海 本条记录 当前有272个赞 |
[先秦] 佚名 |
又北二百里,曰发鸠之山,其上多柘木,有鸟焉,其状如乌,文首,白喙,赤足,名曰:“精卫”,其鸣自詨。是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漳水出焉,东流注于河。 |
注释与赏析出自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。 1、曰:叫作。 2、发鸠(jiū)之山:古代传说中的山名,发鸠山,旧说在山西境内。 3、柘(zhè)木:柘树,桑树的一种,木质坚硬,叶可喂蚕。 4、状:形状。 5、乌:乌鸦。 6、文首:头上有花纹。文,同“纹”,花纹。首,头。 7、其鸣自詨: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。詨(xiào):通“叫”,呼叫。很多鸟雀之得名,都是由于他们的叫声,古人有诗说:山鸟自呼名。 8、是:这。 9、炎帝之少女:炎帝的小女儿。 10、故:因此。 11、堙(yīn):填塞。 12、北:向北方。 13、喙(huì):鸟嘴。 14、赤:红色。 15、溺(nì):淹没在水里。 16、焉(yān):等于“于是”,即“在那里”。 |
白话译文向北走二百里,有座山叫发鸠山,山上长了很多柘树。树林里有一种鸟,它的形状像乌鸦,头上羽毛有花纹,白色的嘴,红色的脚,名叫精卫,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。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,名叫女娃。有一次,女娃去东海游玩,溺水身亡,再也没有回来,因此化为精卫鸟。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,用来填塞东海。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,向东流去,注入黄河。 |
行者的注解--- |
学习时间:2022年10月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