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正在改版和升级中
始建于2001年12月21日 | 非著名历史学爱好者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博客 > 博客|历史 > 正文

行者说历史104-重温《孝武本纪》

作者:行者 发布时间:2022-10-24 23:41 分类:博客|历史 浏览:904 评论:0



十多年前,【行者】在大别山深处的一个小县城工作。漫漫长夜,没有什么活动,也没有聊天的人,只能耐着性子,把《史记》等几部著作,从头到尾读一遍。

《史记》有许多非常精彩的篇章。比如《魏公子列传》。【行者】十几岁上中学的时候,就读过这篇人物传记的大部分章节,此时的【行者】二十出头,在又一次比较系统地阅读之后,仍能够深深感叹那个时代波澜壮阔和那些人物的慷慨激昂。

当然,那时候也有未能深入理解的内容,比如《孝武本纪》。司马迁与汉武帝同时代,按照几千年来的治史“惯例”,一般都不会尝试去写“当代史”,然而司马迁记录的很详细,并且作为“帝王本纪”的收官之笔。不过,【行者】当年首次读到这篇文章,感觉几乎看不到什么有意义的内容,基本上都是祭祀和鬼神方面的事情,与现在“正常”史书上记载的汉武帝形象有很大出入,以至于一度怀疑,是不是司马迁连续耕耘了十四年,写出超过五十万字之后,有些疲倦了,下笔这时间顺序上的最后一篇,选择了匆匆结尾。

后来,【行者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,流传至今的《史记》,并不完全是司马迁原创的最初版本,而是在司马迁去世后,汉朝皇帝们组织其他史官做了一些删改,按照“为尊者讳”原则美化出来的新版本。客观地说,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,但却无法解释《孝武本纪》是如何逃过层层筛查的。电视连续剧《汉武大帝》的最后一集安排了这样的情节,临终前的汉武帝召见了司马迁,告诉他自己已不再记恨其为李陵辩护的事情,并希望亲眼一睹被藏于乡间的《史记》。读了《史记》的部分章节,汉武帝怒至吐血,但最终选择了接受这部史书,而不是下令查禁,同时,交待霍光公布罪己诏,作为自己一生的盖棺定论。【行者】认为,虽然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发生过这件事,但这样的情节设计在逻辑上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。

汉武帝绝对称得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,不畏惧,不屈服,曾经冒着被全天下质疑的风险,将古代的“意见领袖”——史官司马迁给下狱和处刑。但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终究是妥协了,妥协于霍光为首的士大夫集团,放弃了自己追求和坚持一生的君主集权之梦。汉武帝清醒地意识到,在其百年之后,很难有后世子孙可以达到自己的威望,像自己一样掌握住庞大而复杂的权力,但他能做的,只有赐死钩弋夫人,对于将来会直接废了昌邑王(海昏侯)刘贺的霍光及其背后士大夫集团,却是毫无对策,只能接受这一历史进程。

汉武帝的晚年,仍希望延续之前的战功、政绩和辉煌。在卫青、霍去病等一代名将们纷纷凋零之后,汉武帝轻信了乐师李延年的弟弟,宠妃李夫人的哥哥,“贰师将军”李广利。不久,汉武帝就被打脸,获悉李广利在出征前与丞相刘屈髦密谋,拥立刘髆bó为太子,后来,李广利还直接投降了匈奴。之后,汉武帝又开始宠幸江充等人,觉得这些人才可以放心,结果在一群佞幸的蒙蔽和诱导下,误杀太子刘据,并导致皇后卫子夫自杀,不仅损失严重,影响很坏,还得罪了整个士大夫集团。

司马迁应该目睹了汉武帝晚年的这一系列悲剧,并可能成为他决定写出《孝武本纪》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要知道,司马迁写《史记》,不是为了简单记录下前面的历史,而是要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。《史记》中每篇人物传记的结尾,都会有一段“太史公曰”,这才是全篇的精华,表达了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,也充分展现了他的理想。

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写道: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”按照诸葛亮的睿智,不会对西汉和东汉作出“非黑即白”的区分,这句话更应当是一种隐喻,告诫“后主”刘禅不要意气用事,即便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,也不要贪恋对权力的所谓“掌控”和不正确运用,还是要始终多听各方面的意见,以避免重蹈“先帝”刘备夷陵之战的覆辙。

如今,【行者】四十岁了。有些感悟是新的,有些看法还在坚持。【行者】认为,重温历史,需要从前人的经历中总结规律,吸取经验教训,而不应当是寻找为当代刻意地寻找“理论依据”和“历史依据”,更不能被某些人送入“信息茧房”。

就较长时期来看,历史从来都不是“胜利者”所书写的,更不会被“权势”所垄断。基于这个认识,汉武帝意识到若干年后,自己做过的事情,将会“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”,于是选择了与士大夫集团和解,与史官和解,与全天下和解。一千三百多年后,文天祥在狱中,面对着自己的抱负和事业都归于寂静的现实,也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,在墙上写出“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”的句子。


孝武本纪

孝武本纪



标签:


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:

  • 请填写验证码